课件编号3894070

人教版九年级上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46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九年级,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 2.培养学生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 3.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 1. 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 2. 培养学生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板书: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下面肯定有声音发出,假装问:“怎么了”,学生会说:“老师你写错了”,师说:“哪里错了?”“我认为我是对的,42+38=?”“你还有第二个答案吗?”“那我的观点不是对的吗?”) 学生会举例反驳我。 抓住切机,转入课文:“由这个问,你还能想到第二个、第三个答案,真好,同学们,从他的思维中,你能发现什么吗?” 生说:“他具有创造性思维” 二、问题讨论(一) 1、那么,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60页,小声地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第一、必须精通各种知识。 (为什么要汲取知识?不精通知识就会一事无成,知识是形成创意的素材。) 第二、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简洁概括) 第三、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我赞同这个观点) 2、作者为了证明这些观点,他是怎样来说服我们的呢? 举例子 举了什么例子?(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3、这些例子和他的观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点拨:精通各种知识体现在哪? 探究新事物的意识体现在哪?<读语句> 活用体现在哪?<组合、发明> 持之以恒体现在哪?) 小结:看来例子和观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这三个必须要素之间能不能调换位子?为什么? 不能,这是一个由学到用再到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除了举例论证,还有什么方法吗?看第5小节,这是引用了别人的话,这属于道理论证。 小结:对于创造性思维具备的要素,作者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他的观点。这些观点分别是我们先要精通知识,再活用知识,并且持之以恒。(板书) 二、问题讨论(二) 1、像我们刚才那位同学那样,他具有的这种创造性思维是不是任何人都具有呢?(是) 你怎么知道的?这个结论是谁提出的?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齐读“富于。。。。创造力” 2、看来像我,像你们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发明出什么东西啊?(缺乏创造力) 3、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有什么区别呢?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创造力的人”在文中是指谁?他们创造东西是不是轻而易举的呢? 齐读“这种非凡的灵感。。。逐渐充实。” 4、这个属于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三、合作探究 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论证拥有创造力的人,他留意了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有所创造?(同桌合作讨论) 牛顿、瓦特、爱迪生(电灯)、爱因斯坦(相对论)、鲁班等 小结:所以我们平时要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是要知道,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四、明确中心 课文经过了层层论述,从创造性思维要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到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到拥有创造力的人要具备的条件,是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啊?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所以这个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呢?关键是什么? 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部分,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五、明确结构 假如没有第4、6、9小节,文章的结构将会怎么样? 正因为有了第4、6、9小节,文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文章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文章结构严谨,紧扣中心“” 六、完善板书 出示名言 如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