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月球和地月系 一、单选题 1. 地球上发生日食现象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A. B. C. D. 2.2018年我国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2008年12月26日,我国“风云二号E星”成功定点于123.5°赤道上空,准确进入同步轨道。天津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据此完成3-4题。 3.一天中,观察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 A.0时前后 B.7时前后 C.12时前后 D.13时前后 4.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 )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1/6 B.月球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夹角为9°05′ C.恒星月比朔望月长2.2日左右 D.月球的公转速度是地球的30倍 6.朔望月就是( ) A.我国阴历一个月的长短 B.我国阳历一个月的长短 C.月球东升西落的周期 D.月球在天球上运行一周的时间 读下图,完成7-8题。 7.月球上有大量月坑,关于其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月坑主要是受早期小天体的频繁冲击而成 B.月坑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古老火山爆发 C.月坑主要由月球表面的外力作用而形成 D.月球表面的月坑数量多达33 000多个,大小不一 8.根据太阳系演化的星云说,地球在形成的早期也应有很多的环形山地形,但现在却不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内力作用显著,将环形山填平 B.外力作用显著,环形山在地球演化过程中逐渐被侵蚀.填平 C.地球形成早期并未受到小天体冲击,也未形成环形山 D.地球同月球一样有很多环形山,但由于大气层的阻挡,卫星影像不能正确显示 9.当朔日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是( ) ①日、月在地球的两侧 ②日、月在地球的同侧 ③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④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有关月面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月面温差很大,是因为没有大气圈和水圈的结果 ②月面磁场很强 ③月球上不见蓝天,即使是白天,天空背景也是暗黑的 ④月球表面只有岩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地球上发生月食现象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为 A. B. C. D. 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 B.都在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13.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 B.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 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14. 今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五)晚,众多天文爱好者观看到了比平常大14%,亮度提高三成左右的“超级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晚21:00时月亮在东边地平线上 B.日、月、地三者依次成一直线排列 C.该日恰逢月地距离处在相对较近位置 D.该日上海地区的海洋潮汐为天文小潮 二、综合题 15. 材料: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有关活动及日期 有关活动 火箭发射 月球着陆 “玉兔”首次夜休眠 “玉兔”重新工作 日期 (农历) 2013年12月2日 (十月三十) 12月14日 (十一月十二) 12月26日 (十一月廿四) 2014年1月9日 (十二月初九) (1).火箭运行18分钟后,在太平洋某地(178 E,0 )高空实现探测器和火箭分离,此时该地的区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