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03056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1第三章第二节 板块构造学说教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260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地理,图版,选修,第三章,第二
  • cover
板块构造学说 一、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 1)能说出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 2)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六大板块名称并能在地图上填出; 3)能说出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张裂或碰撞形成的各种地表面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魏格纳的生平事迹,感受勇敢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2)通过大陆漂移学说的诞生史,初步懂得假设论证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海底扩张学说的建立依据,初步建立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方式; 4)通过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分析板块运动形成的不同的地表面貌,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和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2)树立物质的运动观,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二、教学重点 六大板块的分布;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海沟—岛弧带、高大山系、大西洋的形成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由板块间碰撞或板块张裂处形成的地形。 四、教学技术运用 多媒体技术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探究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材分析 本专题围绕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展开,主要包括板块构造学说,地震与火山等必学教材以及“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唐山大地震”、“地热与日本温泉”、“李四光”等专栏。21教育网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板块构造学说。教材由地表经历的复杂变化引入,并配以“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历程”图及目前的景观照片,进一步说明地表的变化是确实存在的,并引申出造成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然后,教材主要介绍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由于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所以教材穿插了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并配以“大陆漂移示意图”说明各大陆的漂移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结合了“全球板块分布”图说明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特征和板块的边界类型,还结合了“板块运动示意图”,说明板块的碰撞形成岛屿、海岸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海岭,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作用等,最后阐述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意义。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课件展示魏格纳的照片,提问“你认识这位科学家吗?谈谈他的生平和贡献”,引出“大陆漂移说”。 2、课件展示大陆漂移的动画,说明联合古陆的支解过程、各大陆的漂移路径。提问“你对大陆漂移学说有何疑问”、“为什么大陆会发生漂移?” 3、课件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图,提问“如果你是魏格纳,将如何证实你的猜想?”  (假设论证法: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4、课件展示海底扩张学说的示意图,提问“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家发现大洋中脊两侧存在着相间排列的磁异常条带,由此推断出什么问题?”  (逻辑推理法:发现规律――逻辑推理――作出解释) 5、(过渡)块构造学说是在接受了大陆漂移关于大陆运动的观点,吸收了海底扩张的基本理论,结合新的科学成果之后而提出的。课件展示全球板块分布空白图,提问“请你在这幅图上填出各板块的名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课件展示板块运动示意图,请同学读图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内部情况是怎样?板块交界处的情况又是怎样?  2)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何种地表形态?  3)当大陆板块碰撞时,常形成何种地表形态?  4)当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时,常形成何种地表形态? 5 )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什么?  6 )是海洋板块的年龄较为年轻还是大陆板块的年龄较为年轻?为什么? 7、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请同学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科迪勒拉山系、大西洋、阿尔卑斯山、东非大裂谷、红海、喜马拉雅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