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04776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 采访对象是棵树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275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驱车”、“垦区”、“树冠”、“风餐露宿”、“枝繁叶茂”、“万马奔腾”、“婀娜多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 3.学习本文按采访及行踪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叙事详略有效的处理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以“采访对象是棵树”来命名和行文的写作技巧。 【教具学具】 字幕投影片,塔里木盆地的防风林图片。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树,我们随处可见,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要种 活一棵树非常容易,也许不用你管理就能成活,可在有些地方要种活一棵树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在我国的西部边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边疆,去采访采访那里的树。(板书课题《采访对象是棵树》) 1.出示塔里木盆地的防风林图片,简介塔里木垦区 2.简介:西部建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要求:(1)画记不懂的词语,准备交流 (2)课文中所写到的人和事较多,材料丰富,而我们读后丝毫不觉杂乱无章,这是为什么? 2.生自学 3.检查学习情况 (1)关于生字 垦--恳 树冠 担负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伤痕累累 驱车 树冠 屈指可数 风餐露宿 枝繁叶茂 万马奔腾 摇曳 婀娜多姿 (3)解决问题 A探究本文的写作顺序 划出文中能显示作者行文顺序的词语。 ———我采访的第一颗树 ———我采访的第二棵树 ———我采访的第三棵树 ———按采访顺序及行踪的先后顺序行文 B探究本文材料的处理 快速浏览全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老班长和军马的事略写,上海女知青的事详写) 作用:有详有略,方能使文章结构显得疏密有致,富于变化。 三、再读课文 自由探究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动地复述这三个故事。 3.从故事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四、课堂小结 1.作者采访的三棵树,每棵树下都埋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学完这三个人(物)的故事后,你对他们分别想说什么? 2.学了本节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摘抄本课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文的组材方法及对材料裁剪的方法。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词,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和事?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课文所写的人和事较多,材料丰富,而我们多过之后丝毫不觉得杂乱无章,这是为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出示字幕投影) “我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是棵树”、 “我采访的第二个对象也是棵树……”、“我防风林向前……”、“我终于来到了林带的另一头……” 2.课文主体部分所写的人和事有没有详略之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1)学生浏览回顾课文的主体部分,看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2)如果将老班长、军马和上海女知青的事迹平均用力,行吗? (3)为什么详写的是女知青的事迹?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学生从文中找出那些看似平淡却富含感情的语句。全班交流,通过朗读这些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生找到的语句可能有:(投影出示) (1)这棵树真活了,成了塔里木垦区第一树。 (2)这棵垂柳被人精心修剪过。尽管是深秋九月,片片柳叶依然鲜绿脆嫩,柳枝在微风中低垂摇曳,显得婀娜多姿。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文中的几位人(物)。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