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09190

2017部编版八上 第10课《短文两篇》(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99465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部,编版,10课,短文两篇,课件,教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课题 短文两篇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两位作者发现的景物之美。3、分析文章描写的景物特征,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4、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析文章描写的景物特征,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 1、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两位作者发现的景物之美。2、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 着美不胜收的山水资源。无数的文人用心灵观察、体悟自然风物之美,发现独到的审美趣味,也有许多雅士寄情山水,排遣人生的种种苦闷与无奈,由此产生了一批模山范水、体察自然之趣的诗文。这节课我们学习《短文两篇》,与文人雅士一起欣赏山水之美,体悟人生况味。板书课题《短文两篇》。 由发现自然景色的美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 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两位作者发现的景物之美。3、分析文章描写的景物特征,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4、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学习《答谢中书书》一、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 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简介作者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 居士,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留有《陶隐居集》。2、文体简介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3、了解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 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中书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4、掌握字音 5、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二、倾听山水之美同学们,陶弘景笔下的山水是一幅清丽的山 水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给我们带来许多美的享受。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配乐朗读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在美文中感受山水之美。1、有感情朗读文章。同学们,优美的景色,精巧的文字,你是否被打动了呢?我们也来有感情朗读这篇文章,抒发内心的感动吧!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你会给文章划分朗读节奏吗。点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 /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品味一下文章的语句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拨:主要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