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13604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97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语文,检测,单元,第三,上册
  • cover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曦月(xī)   经纶(lún)   纤云(qiān)   轩邈(miǎo) B.十仞(rèn) 沿溯(shù) 藻荇(xìng) 驱犊(dú) C.燕然(yān) 横柯(kē) 素湍(tuān) 缥碧(piǎo) D戾天(lì) 飞漱(shù) 萋萋(qī) 千转(zhuǎn)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坠落)         鸢飞戾天者(叫)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从流飘荡(跟、随)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很) 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D.四时俱备(都)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默写填空。(8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王绩《野望》) (2)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9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等节气中。(2分) (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3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4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