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19688

2018版高考地理复习学案: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日期:2024-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53111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8版,高考,地理,习学,5章,地表
  • cover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纲展示] 1.岩石圈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3页 [基础梳理]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特别提示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而外营力(动力)主要有风、流水、冰川、波浪等。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 图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 图中①代表上升冷却凝固作用,②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图文拓展] 1.内外力共同作用使地表形态不 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如板块碰撞形成山脉和谷地。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于平缓,如流水沉积使泥沙淤积。 2.化石的存在及其意义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多存在于沉积岩层中(变质岩和岩浆岩都经历过高温,化石难以保存)。根据化石的情况可以判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3.岩石圈物质循环与矿产 岩浆侵入冷却过程中,矿物元素集聚形成宝石矿、金属矿产等;沉积岩石中可能富有沉积矿产,比如煤、石油等;变质岩石中可能存在变质矿产,比如铁矿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 考点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 右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 规范审答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1)D (2)A 1.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在内力作用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