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29492

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45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折,教学设计
  • cover
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了解几个重要会议的内容及影响。掌握第二战场的开辟及意义。分析雅尔塔会议的背景及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体会二战的规模及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各大战役中被侵犯地区人民的反抗精神,学习英雄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但对整个二战缺乏理性思考。 3重点难点 各大战场的重要战役 ,重要会议。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格局的影响。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展示世界地图,法西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实力对比图。联盟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二战开始转折。转折在百度上的含义,[事物] 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或趋势。二战的转折即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主要有三大战场,下面我们来学习。 一.三大战场的转折 (一)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 1.原因 思考:德军重点进攻斯大 林格勒这座城市,战略意图是什么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完成,展示地图。) 德军的战略意图:切断苏联中央与南方重要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的联系,进而夺取高加索地区,还可以北上包抄莫斯科。 (1 )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是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地 (2)地理位置重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 (3)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全线进攻 ,改为重点进攻 (4)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2.过程 (1)苏军防御阶段:1942年7月至11月 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一位德军团长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在斯大林“不许后退一步”的命令下,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利用每一寸土地,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这是第一阶段的作战情况:苏军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将德军死死地钉在斯大林格勒。 (2)苏军反攻阶段: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苏军胜利。 同时展示斯大林格勒战役地图。 探究:试分析斯大林林格勒保卫战双方胜败的原因。 (根据教材内容和图片) 德:巷战使其坦克和空军优势难以发挥;天气因素。 苏:顽强抵抗;最高统帅的周密安排;兵力优势。 3.影响: -是苏德战场中最激烈的战役,极大地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使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促进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根本上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占据的转变,是二战的转折点。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毛泽东 探究: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1)苏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2)歼灭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 (3)欧洲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 德国是三个法西斯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二)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1942、6) 1.原因 (1)美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仍对日构成威胁 (2)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 2.概况 (1)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 (2)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展示“中途岛海战美日双方兵力对比和损失对比表”,中途岛海战美日对比呈现怎样情况 美国为何能获胜 美:(1)美国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2)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 日:(1)分散了绝对优势的兵力。(2)战术陈旧。仍想通过古老的舰炮攻击来消灭美军,而海军的精锐部队—航母特混舰队被处于诱敌位置。(3)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既想攻占中途岛,又想同美国舰队作战,使作战手段出现矛盾,装备的更换使日军错失战机。战争中的致胜因素绝不仅仅是优势的兵力,有时更取决于战前的准备、双方的战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