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三 人类对和平的追求同步测控 人民版选修3 我夯基 我达标 1.最早表达战后成立国际组织意向的是(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宪章》 答案:A 2.“联合国”一词首次出现于( ) A.《大西洋宪章》中 B.《联合国宪章》中 C.《联合国家宣言》中 D.《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中 解析: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签署共同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一词即源于此。 答案:C 3.在联合国筹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四大国是( ) A.苏、美、英、法 B.中、美、英、法 C.中、苏、美、法 D.中、苏、美、英 解析:联合国筹建时法国尚未光复。 答案:D 4.关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 B.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C.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D.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任命 解析:联合国大会由会员国组成;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才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推荐,并非任命。 答案:C 5.安理会大国一致的原则体现为( ) A.常任理事国固定不变 B.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C.非常任理事国定期选举更换 D.常任理事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解析:否决权可以防止其他常任理事国联合起来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使得所通过的决议更能体现大国一致原则。 答案:B 6.联合国维和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 A.维和部队的数量 B.重建有效的政府 C.对立各方的意愿与合作 D.对反对势力的打击力度 解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C 7.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一位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三世界的力量尚不能限制大国行动 B.大国和小国按实力有具体的、不同的分工 C.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霸权政治仍然存在 D.小国对冷战无可奈何 解析: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小国)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出现了新的气象,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等方面的宣言,但当时的国际局势特点则是美苏争霸。 答案:C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是( ) A.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B.美苏冷战 C.核军备竞赛 D.越南战争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历史原因。 答案:A 9.《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得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主要是因为该宣言( ) A.强烈反对核战争 B.反对大国强权政治 C.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D.要求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的会议,敦促各国政府作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答案:A 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拉开序幕,这是因为( ) A.青年学生思想活跃 B.美国青年民主意识强 C.战争对青年的危害更直接 D.美国青年是和平运动的先锋 解析:青年要服兵役,是战争较直接的受害者。其他选项可结合二战以来美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进行比较分析,逐一排除。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如一些美国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几乎所有西欧十几个国家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再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便可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当苏联果真否决了安理会(所拟采取)的一项行动之后,美国往往可以利用联合国大会这种可供选择的机构迫其就范。(按:这一则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