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52454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912258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课,红军,长征,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教学设计 课题 红军的长征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召开、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简述遵义会议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遵义会议前后红军面临的险恶形势,遵义会议内容及会后革命形势的发展,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3)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2)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人的人格力量。 重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难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长征》,师:我们一起欣赏了激昂澎湃的歌曲,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谱写的歌曲。那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他们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呢?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震撼的战略转移吧! 欣赏歌曲,进入探究新知阶段。 通过歌曲导入,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战略转移保存力量师: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呢?一、长征的开始1.背景:师:1930年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在全国建立了15个革命根据地,这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极大的恐慌,于是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围剿。课件展示图片: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手令,见第4张PPT。教师明确:(1)从1930年10月—1933年3月,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 “围剿”。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先后指挥下,取得了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师:我们看看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情况。课件展示图表: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见第5张PPT。教师强调:前四次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都取得胜利。教师总结:战争胜利的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对比,而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方针。师:蒋介石并没有停止围剿,又调动100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是怎样的结果呢?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教师明确:1.客观:敌强我弱。2.主观: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战争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突击,遭受损失;在遭受挫折,实行消极防御,使红军一再失利。师: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党中央的几位领导人。课件展示图片:王明、秦邦宪和李德,见第7张PPT。教师补充: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师:什么是“左倾”和右倾错误呢?课件补充: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右倾不带引号,是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无论“左倾”和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