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56890

2017-2018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405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17-2018,学年,教版,地理,必修,课件
  • cover
课件17张PPT。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0°80°0°10°20°30°40°60°70°8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 洋性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热带季 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0°10°25°35°55°90°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热量(气温)水分(降水)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70°80°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 雨林带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寒带冰原带0°10°20°30°40°60°70°8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 洋性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热带季 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温带荒漠带0°10°25°35°55°90°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P6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P59)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P60)地带性非地带性(P61)最后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朗读P59-61的正文部分,了解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分组学习,讨论交流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南坡地处西南季风 的迎风坡,水分条件 随高度的变化大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相似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非地带性现象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基础是热量;高纬和低纬地区分布明显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基础是水分;中纬大陆地区分布明显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低纬的高山分布典型影响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小结70°80°0°10°20°30°40°60°70°80°90°0°10°25°35°55°90°???④⑤??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变化体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从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及时训练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在上图中,自然带A→B→C→D的变化体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其是以 为基础的,_____地区分布典型。垂直水热状况及其组合及时训练ABCD低纬的高山1.“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2.图8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BB课堂反馈3.上图中自然带的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水分C?5.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 6.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AB材料一 中国货轮“永盛”号从中国的太仓港出发,首航北极航线, 经过27天的航行,于2013年9月10日抵达终点荷兰鹿特丹。 材料二 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7、从上海向北驶向北冰洋的航程中,沿岸景观有明显孪化, 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是_____。 从赤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