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64732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127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3.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 案 点 案 【导入新课】 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基础部分】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背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掀起 的逆流,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2.标志: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第二期改名为_____)。3.代表人物:陈独秀、_____、_____、_____ 等。4.口号:高举“ ”和“ ”两面大旗。5.批判对象:_____思想文化。6.阵地:以_____和_____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二、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反对专制;提倡 _____,反对迷信;提倡 ,反对旧道德;提倡 ,反对旧文学。三、“打倒孔家店”和“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锋芒直指_____。2.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明确提出“_____”的口号。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_____领域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为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要点部分】1.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请回答:材料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什么运动与之进行斗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依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拓展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陈独秀在《<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材料二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陈独秀为什么要拥护这两位先生? ⑵ 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3)依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材料一中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什么局限性? 【目标检测】1. 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