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7866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精品学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1674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语文,九年级,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品学
  • cover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内涵。 2.学习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1. 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2.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梳理 1、走进作者 作者 罗迦·费·因格 国籍 美国 评价 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代表作 著作有《当头棒喝》 、《创造性纸牌》 《踢醒沉睡之心》、《在屁股上踢一脚》等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字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汲取(jí) 锲而不舍(qiè) 渊博(yuān ) 恭喜(gōng) 依赖(lài)持之以恒(héng) 易错警示易写错字: “根深蒂固”的“蒂”是上中下结构,是“艹”;“孜孜不倦”的“孜”是左右结构,是“子”和“ 攵”;“ 汲取”的“汲”是“ 氵” ;“ 锲而不舍”的“ 锲”是“钅”部;“渊博”的“博”是“忄”部。 易读错字:()“ 汲取”的 “汲”读“jí”,不读“xī”;“锲而不舍”的“锲”读“qiè” 不读“qì”。 2、多音字 创(chuāng)创伤 称(chèn) 对称 (chuàng)创造 (chēng)名称 记忆方法“创”读 “chuàng”时,是开始,开始做;读“chuāng” 时,是伤的意思; “称”读“chēng”[时,是 量轻重、.叫、叫做、名号、说、赞扬、举等意思;读“chèn ”是合适的意思。 3、形近字 蒂 (dì)根深蒂固di 喻(yù)不言而喻 汲(jí)汲取 谛 (dì)真谛 谛听 渝(yú)忠贞不渝 吸(xī )吸取 缔 (dì)取缔 缔结 记忆方法“蒂”“谛”“缔”结构相同,读音不同,其中“蒂”是上中下结构,“谛”“缔”是左右结构,部首不同,分别是“艹”“讠”“纟”;“喻”“渝”结构相同,读音不同,部首不同,分别是“囗”“氵”;“汲”“吸”结构相同,读音不同,部首不同,分别是“氵”“囗”。 4、重点词 ①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②推敲: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③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④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⑤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⑥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⑦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⑧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⑨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5、词语辨析 “吸取”“汲取”辨析 “吸取” 有二层意思,即①把液体或气体等吸进来;吸收采取: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好书中吸取知识。“汲取”吸取经验、养,主要用于书面语。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2.本文论述哪两个问题? (1)创新思维的要素有哪些? (2)怎样的人才能有创新思维? 3.理清文章思路,同时思考,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的? 1———3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了“我们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论点。 4———8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所引发的创造力 9———12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 13总结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请在文章中找到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2、那么,要做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汲取知识———基础 活用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