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8张PPT。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1917.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存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复习1917.11复习提问?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上,采取过哪两种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正当苏联的建设在全面推进时,列宁于1924年1月21日,不幸逝世。 新经济政策(1921-1925)第2课 苏联的崛起〖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斯大林上任时,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经济于1925年回升到1913年水平。(水平如何?) 1913年,俄罗斯帝国人口占世界1/7,工业产值仅占世界2.6%。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仅占40%,商业占8.6%,农业占51.4%。人均国民收入102.2卢布,仅分别为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的1/3、2/7、2/9和1/7。思考: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经济情况1、1920年-1925年,苏俄工农业生产有何变化? 2、材料中这些数据说明哪一行业发展缓慢?工业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1925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济建设路线。一、理想与成就(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建设路线)1.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重点: ( 2 )措施: ( 3 )成果: 2.农业集体化: ( 1 )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 ( 2 )方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优先发展重工业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强国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一五计划(1928—1932) “二五”计划提早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二五计划(1933—1937)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缺点:造成重工业、农业、轻工业比例失调。海报:工业化之路(1928年)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讨论: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空前巨大成绩,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1914—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 这一模式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形成时间和标志: 2.特点: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特点党政不分, 指令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排斥市场 强调行政干预经济(计划经济)肃反运动 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是指在1934年,苏联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这段时期典型的现象包括无处不在的政治审查、到处都存在的怀疑“间谍破坏”、做秀公审、关押和死刑。评价斯大林模式(中考重点)“利”在于:斯大林模式创立时是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