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5098

一 金碧辉煌的明清皇宫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2121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金碧辉煌,明清,皇宫,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一 金碧辉煌的明清皇宫 同步练习 1.紫禁城的建筑主体的色彩以红黄两色为主,这主要是因为 ( A ) A.黄色为五色中的中央正色,红色代表热烈喜庆的气氛 B.黄色是五色中央的颜色,红色是自然界中五色之首 C.黄色和红色代表着吉祥如意 D.黄色和红色是皇帝专用色彩 2.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明朝永乐五年开始修建的北京紫禁城,其建筑结构是 ( A ) A.木结构 B.砖石结构 C.土木结构 D.砖木结构 3.民间俗称“金銮宝殿”是指 (A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交泰殿 4.紫禁城建筑的后半部努后宫,其中中心建筑是 ( D ) A.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 B.乾清宫、大明宫、坤宁宫 C.金銮殿、乾清官、太和殿 D.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 5.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A) 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 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 ③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6.清朝晚期,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只是象征性地坐在御座上,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幕后的慈禧太后裁决,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的地方是 ( D ) A.军机处 B.坤宁官 C.乾清官 D.养心殿东暖阁 【实践·探究·创新】 1.在紫禁城的建设中,由于巨大的树木和石料往往位于大山深处,而造成民夫“人山一千,出山五百”,这说明了( A ) A.民夫的劳动强度很大,死亡率极高 B.民夫纷纷失业回家 C.民夫进山时需要的人多,出山时需要的人少 D.朝廷根据需要减少了民夫 解析:要了解古代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古代农民服劳役是必尽的义务,往往劳动强度大,工期长,饮食条件不足和政府监工的残暴压迫,造成大批民夫死亡,所以“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在当时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而对不服劳役的逃跑者处罚极严,所以逃跑的现象很少。故选A。 2.清朝雍正皇帝即位后,居住在养心殿,他在养心殿寝宫的南墙外设立后来的“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 A ) A.对西北、西南用兵 B.统一江南 C.镇压农民起义。 D.抗击沙俄侵略 解析:雍正时,西北准噶尔部叛乱,因此要用兵西北;同时由于在西南要“改土归流”不断有土司叛乱,也需调兵镇压;雍正时国家以统一,也没有爆发农民起义,故B、C错误;抗击沙俄侵略的是康熙帝,也应排除D。故选A。 3.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搬出紫禁城是在 ( B )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49年 解析:1912年辛亥革命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但仍住在紫禁城,l924年,溥仪被冯玉祥的国民军赶出紫禁城。故选B。 4.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共有3个,其中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最大,另外两个分别在 ( C ) A.西安、洛阳 B.南京、开封 C.台北、沈阳 D.杭州、咸阳 解析:在沈阳有清朝入关前的皇宫,后来改为沈阳博物院;l965年在台北建成“故宫博物院”,文物主要是1948年国民政府把原故宫博物院的部分文物转运到台湾的。故选C。 5.如果从石料产地把巨大的整体石料运到河边,或从河边把巨大的石料运到施工现场,最好的运输方式应为( D ) A.用人抬 B.用马车拉 C.先打碎,再组装 D.等到冬季先泼水结冰,再马拉人拽 解析:巨大的石料、木料,古代一般集中存放,等到冬季先泼水结冰,形成一条“冰路”,然后在石料、木料上栓上绳子,用马拉人拽在“冰路”的两侧行走。故选D。 6.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以后,改年号为“永乐”,并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其主要目的包括 ( B ) ①北京是自己的老巢,实力雄厚②加强对北方的防御③南京是建文帝的首都,反对自己的势力很大 ④南京的紫禁城已毁于战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都是朱棣迁都的原因,其中以②最为重要。 但④不是迁都的原因,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