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5176

二 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 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3307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炫耀,无上,威力,法老,学案
  • cover
二 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 【思维激活】 阿布辛拜勒大神庙(右图)由人工在崖壁上雕凿而成,坐西朝东,临峭壁而俯瞰尼罗河,神庙正门入口不大,左右各有两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巨型石像造型一致,头戴王冠,并膝而坐,平视远方,神态威严。大家随我进入神庙!神庙内部有三个相互连接的大厅组成,入口的大厅通道两旁,有八尊神像挺立护卫,两侧有大小不一的小室。神殿最里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尊神像,拉美斯二世也在其中。大家看神庙殿堂的顶壁!顶壁遍刻精美浮雕和神奇的文字。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就会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尊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 今天,如果你再去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历史旧址,你还能看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旧貌吗?为什么? 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 【自主·预习·思考】 1.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 (1)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位半个多世纪,是古埃及寿命最长、统治最久、政绩最佳的法老。 (2)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三世,被后人称为“古埃及的拿破仑”。他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使埃及成为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军事帝国,古埃及进入最强盛的时期。此时拉美西斯二世登上历史舞台。 2.活动 (1)拉美西斯十几岁时就随父亲塞提一世外出征战,后来又协助父亲处理政务。 (2)登基后征服努比亚,然后,率军远征西亚,迫使赫梯人签订了划定疆界、瓜分利益的和约,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国际条约。 (3)治理国家颇有建树,一直热衷于建造各种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底比斯古城的两座神庙,即卡纳克和卢克索阿蒙神庙都是他在位时建成的,努比亚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也是他建的,是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 二、阿布辛拜勒神庙 1.位置:位于埃及南部努比亚地区,是拉美西斯二世为供奉太阳神阿蒙而建造的石窟神庙,大的神庙是法老神庙,小的是王后神庙,神庙神化王权的建筑艺术构思已从外部转向内部。 2.结构 (1) 大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努比亚最雄伟的建筑,描述了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其他壮观历史场面。神庙后殿有四尊石像,从左到右分别是初升太阳神哈马奇斯、太阳神阿蒙、拉美西斯二世和黑暗神普塔。每年2月21日和lo月21日,阳光依次扫过前三尊石像,而黑暗神普塔则不接受阳光。 (2)小阿布辛拜勒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为王后尼菲泰丽修建的,她对拉美西斯二世有重大影响。 3.重现:从公元前6世纪始,阿布辛拜勒神庙被埋于沙土之下,直到19世纪初才被发现,使这一反映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的历史与文化的登峰造极之作重现天下。 三、搬迁神庙的现代工程 1.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以纳赛尔总统为首的埃及政府决定重建阿斯旺水坝,将淹毁努比亚地区的大部分文化遗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布辛拜勒神庙。 2.搬迁:瑞典专家提出的分割搬迁神庙的方案得到大家认可。搬迁工程自1962年开始,主要使用电割技术把石体建筑切割成小块,再运到与神庙原址风貌近似的人工小山|上装接,几乎看不出接缝痕迹,四年后才完成。 3.启示:努比亚地区历史文化遗迹搬迁持续了18年之久,是人类成功保护和拯救文化遗产的范例,增强了世界各地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思考: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过程对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有何启示 答案:当今社会人类挽救珍贵的文化遗产问题日益迫切;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需要国社会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条件在内的各方面的援助;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国际救援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只有增强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意识,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