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5348

二 壮丽的皇家宫苑园林 课件 (1)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7664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壮丽,皇家,宫苑,园林,课件
  • cover
课件25张PPT。二 壮丽的皇家宫苑园林汉代上林苑大明宫复原图皇家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秦始皇时囿内开始建宫设馆,汉代上林苑已是皇家禁苑。 (2)盛唐时,长安大明宫造有太液池、蓬莱山,形成宫苑园林。 (3)北宋汴梁最著名的是宋徽宗的艮岳,当时从江南送花石的船队称“花石纲”。 (4)金王朝营造中都,在北海一带修建宫苑。 (5)元朝兴建大都,形成以万岁山、太液池为主的皇城禁苑。 (6)明朝开辟南海,形成西苑,它是明代园林的代表作。 (7)历史上留存至今的皇家园林主要是清代的。 历史上留存至今的皇家园林主要是清代的。 经康熙至成丰一百五十余年经营的圆明园,更是皇家园林建筑前所未有的奇迹。但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第二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掠殆尽,造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圆明园复原图圆明园复原图清代园林代表 现存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是承德的避暑山庄,也是清代政治中心之一。 清代皇家园林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的颐和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清代中央政权为密切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清初,每年秋天皇帝都要率领王公大臣、八旗军兵和皇族子孙到塞外蒙古草原的木兰围场进行“木兰秋弥”,清朝统治者在地处要势的承德建立了避暑山庄。作为一处政治重心,使避暑山庄内可俯视京畿重地,不致有失;外 可控驭蒙古各部,便于统治。但清 朝皇帝对少数民族上层领袖主要采取笼络安抚的政策。避暑山庄周围还修建了汉、蒙、维、藏等不同民族风格和建筑艺术的宗教寺庙,是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少数民族首领朝觐皇帝、礼佛朝拜的场所。康熙、乾隆等皇帝每年都有约半年的时间住在避暑山庄,他们也经常在这里召见蒙藏王公贵族和宗教领袖。通过这种方式,清代中央政府密切了与各主要少数民族的关系。避暑山庄特点 (1)建筑严谨朴素。其主殿名为“澹泊敬诚”,可举行隆重大典;“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是皇帝处理朝政、生活起居之地,并经常在这里召见蒙藏贵族和宗教首领。 (2)既有江南水景特色,又有草原风光,周围山麓分布着不同风格的喇嘛教寺庙,称外八庙。须弥福寿 之庙仿照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的,又称班禅行宫。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普陀宗乘之庙,是仿照布达拉宫建造的。这些庙宇,是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少数民族首领朝觐皇帝的场 所,其艺术形象具有民族团结的 政治象征意义。衰落 (1)避暑山庄见证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兴盛,也记录着末代王朝的衰落。1793年乾隆皇帝在此接见英国特使马戛尼尔,他对西洋的大炮和兵船不屑一顾。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最后病死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 殿。 (2)咸丰皇帝以后,清帝不再来承德,避暑山庄日渐衰败。颐 和 园颐和园修建: 1886年,慈禧太后大量挪用海军经费和外交经费,仿照圆明园规模,在清漪园旧址上建颐和园,取其“颐养天和”之意。 当光绪十二年兴海军报效,时革员杨宗派、姚宝勋……各献多金,谋开复……阳借海军为名,实用以给园工。在醇亲王奕谓主之,在外李湾章主之,同非献媚官闹,以为固宠求容之地………适园工兴,费无所出,醇亲王类谓假巡阅为名赴天津,与鸿章筹商移用海军费……因授意宗流,令乘机报效二万金。 —胡思放:《国闻备来》 颐和园是晚清政治活动的只要场所,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建筑,也是处理政务之地。囚禁光绪的玉澜堂和中南海瀛台。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德和园大戏楼 颐和园的彩画长廊构思巧妙,这条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是万寿山佛香阁,奉供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它是观赏颐和园的最佳位置。两侧还有宗教建筑转轮藏和宝云阁,往上是无梁殿———智慧海。万寿山以南是昆明湖。 颐和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