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5486

八上 第24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280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上,24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导学案,答案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同步导学案课题:24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师寄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预 习 案【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二、诗歌概览《饮酒》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诗人归田的第20年(417年)。诗人借“饮酒”的题目,抒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三、内容中心《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为酒后即兴之作,是他的酒后真言,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抒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预习·导学:1.注音。结庐( )  东篱( )2.解释词语。悠然:     日夕:    相与: 家长签字:_____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名句赏析。(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称为妙手偶得的佳句,试说说其妙处。(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改为“望”?为什么呢?合作交流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境?检 测 案理解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借飞鸟喻指自己以往的做官和现在的归隐的句子是: , 。2.《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 ? 。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首诗。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首诗词。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学习难点: 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参考答案 预 习 案 预习·导学: 1.lú lí 2.悠远闲适的样子。     傍晚。     相伴。 合 作 探 究 案 【合作展示】 1.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居所偏僻安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伴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2.(1)这句诗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2)不能。“见”字是在悠然中无意所见,人与物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而“望”却似乎有意去看,不能体现诗人悠然心境。 21教育网 合作交流 3.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从大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从而获得了恬静心境的恬淡之情。 检 测 案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