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570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22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
  • cover
《隆中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文言知识积累和相关注释疏通文章词句。 ??? 2、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 能力目标:领会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才能与人格魅力,培养博学善思、胸怀天下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叙事的精妙。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 播放歌曲《曹操》,引出课题。歌曲中唱道:“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让我们也来当一回英雄,一起探究三国那段纷繁精彩的历史,走进那些个性鲜明的三国人物。21教育网 有诗云:“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请问这首诗涉及了哪两个历史人物和典故?这是怎样的一种君臣情缘,诸葛亮又何以得刘备赏识重用,我们不妨走近千古名文《隆中对》一探究竟。出示课题,解题。21cnjy.com 二、资料助读 1、作者和《三国志》介绍。 2、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战略决策,本文所记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策。 三、朗读课文,正音。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2、结合课文正音。 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 四、读懂课文,翻译。 1、解释各段的重点字词,重点翻译课文第3、4自然段。 2、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分类整理,积累。 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通假字??5、句式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整理诸葛亮有关事迹和后人凭吊他的诗词、对联。 ? 第2课时 一、复习进入。 二、理解课文,答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归纳)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否太狂?作者这样写是什么意图? 2、为什么“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将军直枉驾顾之” ????3、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仅仅是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吗? ????4、“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奸臣”是谁?“主上”是谁?这句话指的是什么事? ????5、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6、《隆中对》被史家称为“千古奇策”,请指出这一 “奇策”分为哪几个步骤。(即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7、对曹操为什么“不可与争锋”? ????8、对孙权,为什么“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9、为什么要先“跨有荆益二州”? (以上三个问题合并为:诸葛亮制定这样的战略方针的根据是什么?) 小结:1、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2、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州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3、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21·cn·jy·com ????10、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11、?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