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6286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课件+课时跟踪检测+教学案):第2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3份打包)

日期:2024-06-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4338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2018,3份,方向,化学反应,1节,2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标要求] 1.了解自发和非自发过程、熵与熵变的概念。 2.了解焓判据的基本内容。 3.了解熵变与焓变这两个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了解定量判断反应方向的关系式:ΔH-TΔS。, 1.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 动发生的过程。 2.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S表示,单位是J·mol-1·K-1,熵 变是指反应产物总熵和反应物总熵之差,用ΔS表示。同一物质S(g)>S(l)>S(s)。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ΔH-TΔS。 (1)ΔH-TΔS<0 自发进行 (2)ΔH-TΔS=0 平衡状态 (3)ΔH-TΔS>0 不能自发 1.自发过程 (1)概念: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反之称为非自发过程。 (2)实例: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热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都属于自发过程。 2.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1)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多数是放热反应,ΔH<0。 (2)有些吸热反应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还有一些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特别提醒] (1)自发反应实际上不一定能够发生,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 (2)自发过程可以是物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反应;而自发反应一定是自发过程。 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及其影响因素 ①概念: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②特点:混乱度越大,体系越无序,体系的熵值就越大。 ③影响因素 a.同一物质S(高温)>S(低温),S(g)>S(l)>S(s)。 b.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 (2)熵变 ①概念:反应产物总熵和反应物总熵之差。 ②计算公式:ΔS=S(反应产物)-S(反应物)。 ③正负判断依据 a.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熵变通常都是正值,是熵增加的反应。 b.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熵变通常都是负值,是熵减小的反应。 (3)熵变与反应方向 ①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②某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③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特别提醒] (1)相同条件的不同物,分子结构越复杂,熵越大。 (2)S混合物>S纯净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B.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没有发生 D.常温下,2H2O2H2↑+O2↑,即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 解析:选C 能否自发进行与反应进行的快慢没有必然联系,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能迅速发生,因为反应进行的快慢受反应条件的影响,A项错误;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反应也可能发生,B项错误;D项中反应属于非自发反应,错误。 2.下列反应可用焓变来解释的是(  ) A.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B.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 D.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解析:选D 焓变可以用来解释放热过程的自发性,前三项中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3.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解析:选B 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电离为离子,熵值增大,A项为ΔS>0的过程;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熵值减小,B项反应的ΔS<0;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或固体分解生成气体,熵值均增大,故C项和D项反应的ΔS>0。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体系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解析:选C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