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16800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40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边缘,教学设计
  • cover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 授课人:王艳坤 教学内容:悔的边缘 知识目标: 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理解小说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 1、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2、会通过人物的言行、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情感目标: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方法:1、阅读法 。2、点拨法。3、质疑法。4、讨论法。5、再造想象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阅读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佚名《天职》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小偷夜里到海尔曼大夫的诊所偷窃,因被氧气罐绊倒摔断了大腿,海尔曼大夫连夜替他做了手术,并帮他彻底治好了病才交给警察,使小偷感激得五体投地,并当场表示了悔改之意。 材料二:报纸上曾登载过这么一件事,一位父亲千辛万苦为儿子筹足了上大学的学费,不慎在途中被跟他们聊得很投契的小伙子偷走了。父亲凭着在聊中对那小伙子的了解,认定他偷钱是有苦衷的,一连几天到被偷钱的地方用纸与那小伙子沟通,再三表明对小伙子的信任,恳请小伙子把钱还给他解燃眉之急。结果,那小伙子真的把偷去的钱寄回给他,并说明是被他的信任所感动。 人之初性本善。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及作者简介 刘心武: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卷网-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代表作品有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的《班主任》,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三、检测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执拗 栅栏 穿梭 熙攘 嚅动 泯灭 颀长 徘徊 奢侈 浓酽 煞住脚 绷紧脸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故事。 2、 读第1--4自然 ,理清事情发生过程中小伙子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小伙 从侧面撞 问路 又问别人 表情复杂惊讶 婉拒不让带路 老人 并不在意 回答 慨叹帮助 热情带路理解 体谅叮嘱 五、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老人为什么要主动为年轻人带路 要使年轻人树立起对陌生人的信任. 2、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自责 后悔 在悔的边缘徘徊. 3、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丝丝悔意,在悔的边缘徘徊 4.年轻人偷窃老人的钱包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他不相信这个世间有真正的同情,善意与信任 5、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 良知示泯 奉还钱包 老人 好心相助 遭人偷窃 6、年轻人最终“在悔的边缘徘徊”,他心中的疑问得到解答了吗 老人的内心活动回答了年轻人的疑虑. 7、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 ”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8、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 小伙 继续偷窃 报复社会 老人 助人无错 多做好事 9、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0、 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六、拓展延伸 讨论: 重庆市一中出台新校规,要求学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开学第一天,重庆一中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