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22776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1课《醉翁亭记》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24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 cover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3、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 “与民同乐”的思想。 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图片 知道他是谁吗?(欧阳修)谁为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 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多媒体显示:醉翁亭图片 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子吗?(醉翁亭)醉翁亭与欧阳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去探寻答案!21教育网 2.背景介绍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21cnjy.com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主张文章应 明道 、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 年又最高 苍颜白发 ,都是夸张的写法。21·cn·jy·com 三、预习检测: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 1、生字: 滁(chú) 壑(hè) 酿(niàng) 潺(chán) 琅琊(láng yá)               辄(zhé) 霏(fēi) 暝(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洌(liè) 肴(yáo) 蔌(sù) 酣(hān) 觥筹(gōng chóu)  弈(yì) 翳(yì) 2、重点词: 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⑵ 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⑶ 名之者谁:为……命名 ⑷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⑸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⑹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⑺ 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⑻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⑼ 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五、?合作探究: 1、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2·1·c·n·j·y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