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33258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23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教案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5页,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战国七雄的名称及位置,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及对应的成语。 过程与方法: 问题引导法,通过自学和讨论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1cnjy.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得到后世的尊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从商鞅变法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 的巨大的变革。当时的政治局面是怎样 的?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改革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板书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战国七雄 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默读第一部分,并思考: 1、对比两幅图,与春秋时期比, 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2、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大国?它 们分别在什么位置? 3、教师简单介绍“三家分晋”与 “田氏代齐”。 4、战国时期的兼并战有何特点? 简单介绍“长平之战”。 5、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6、对战国兼并战进行评价总结, 引出下一节“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1、指名读《商鞅变法》部分。思 考:秦国为何要实施变法? 2、通过“徙木立信”的故事介绍 “商鞅”其人。 3、出示:商鞅变法的内容。由学生说出变法的历史作用。 4、商鞅变法为何能取得成功?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兴修水利。引出下一节: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三、都江堰 1、出示都江堰示图 2、学生默读本部分,并知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年代、主持人;工程的建造原理及其作用。 3、读35页知识拓展,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说出战国七雄,并能看图说出各自的位置。 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反对战争,希望战争结束;和平统一,过安定的生活。 小组讨论。并由组长汇报讨论结 果。 能理解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能说出其中一、二即可。 顺应时代潮流;地处西陲,国家落后,改革决心大,秦孝公支持;商鞅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学生能说出一、二即可。 学生能通过看图与课文内容结合进行理解。 三、收获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相互攻伐,地处西部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检测: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都江堰属于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4.下列对春秋以来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奴隶主的私田 B.奴隶主和奴隶身份的变化 C.守旧贵族势力的积极推动 D.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五、布置作业: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