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35890

5.2《百喻经》六则(共15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758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百喻经,六则,15张,PPT
  • cover
课件15张PPT。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佛教的义理玄奥,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全书两卷,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解说某些深奥的佛教义理。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 (1)徒自困饿,无益于道(介词结构后置) (2)傍人语言(省略句) (3)心生疲厌,以为苦恼(省略句) (4)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被动句) (5)默然无对,为人所笑(被动句) (6)如此痴人,世间所笑(被动句)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 《百喻经》六则 品愚人故事  悟智慧人生 阅读→概括→挖掘→启示 2.主旨归纳 《百喻经》是汉译佛经,以近百(实为98)个比喻故事,说明佛教基本义理如因果报应之类,极富文学特色。 《愚人食盐》中的愚人实际上是一个聪明人,只是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显得蠢笨。主旨在于外道修持中过分强调“断食”而带来的弊端,而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超过适度的教训实在太多了。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渴见水》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可怜可笑!喻指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入海取沉水》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 《尝庵婆罗果》说明了为人处世不可一错再错的道理。 《诈言马死》比喻有这种人,犯了错误不肯认错,信口雌黄,编造谎言,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驼瓮俱失》比喻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假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译文: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致败坏了口味,这也是一样。 点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使事情走向反面。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2.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译文: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点评:蠢人只有蠢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