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35902

8.2麻叶洞天(共21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861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麻叶,洞天,21张,PPT
  • cover
课件21张PPT。相关读物 麻叶洞天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散文家。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他一生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1640年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1641年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徐霞客游记》系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除散佚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 (1)水穷于下,窍启于上(介词结构后置) (2)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定语后置) (3)妇之炊者停爂(定语后置) (4)童子之牧者,行人之负载者(定语后置) (5)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判断句)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 麻叶洞天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他在湖南茶陵探访麻叶洞的事,不仅表现了麻叶洞景致的与众不同,更表现出他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永不气馁的惊人毅力。这则日记告诉我们做事只有“吾守吾常,吾探吾胜”,才能达到目的,才能收获与众不同的果实。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西垂。 译文:离开上清洞三里,有一个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山,东面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西麓。 点评:正月十七日上午,徐霞客在游麻叶洞之前已先游了上清洞,因为该洞大半浸在水中,空间狭窄,举火都很困难,所以他入洞不久就不得不放弃探险。麻叶洞离上清洞三里,因干燥无水,以遂畅游。作者言“得麻叶洞”,着一“得”字,不难看出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谓“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后面接着交代麻叶洞的位置,在群山之中,标志出洞之所在。文字朴实,明白准确,依照作者的叙述,我们完全可以勾勒出一幅简明的麻叶洞地理方位图。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层石之下,涧底南通,覆石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第不知昔何以涌流,今何以枯洞也,不可解矣。 译文:叠石的下面,涧底通向南面,覆盖的石头压得很低,仅仅一尺来高;这以前一定通到洞外,是涧水流入的地方,但不知从前为什么涌流,现在为什么干涸了,不可思议啊。 点评:进入内洞,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眼前所见:裂隙纵横,远近高低,宽窄不一;西南东北,西北东南,走向复杂。更为奇特的是,裂隙中又别有洞天,层现叠出,石形怪异,石理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