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分布章末测试 中图版选修4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列城市空间形态布局示意图”,完成1~5题。 1.城市建成区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分散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最有可能出现摩天大楼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城市主要用地在空间集中连片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近期和远期关系很难协调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形态是城市空间形态中最常见的形式 B.②形态的城市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是重庆 C.③形态的城市往往会增加市区的交通压力 D.兰州的城市形态与④相似 下图为城市空间形态的一般演变过程,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主要包括 ( ) ①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因素 ②地形、地貌条件 ③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④国际地位和军事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图中四种城市空间形态出现的一般先后顺序应该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读“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图”,完成8~10题。 8.长江三角洲城镇规模体系可以分为 ( ) A.5级 B.4级 C.6级 D.3级 9.关于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中各城镇职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海是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 B.南京和杭州是次级地区综合性服务中心 C.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D.上海、南京、杭州作为同级别的行政中心,在区域城镇体系中职能是一样的 10.关于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海市的服务对象是上海市民,辐射范围最大 B.南京作为和上海同一级别的行政中心,不在上海的辐射范围之内 C.杭州的辐射范围大于南京 D.无锡、苏州的辐射范围小于南京 读“浙江温州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图”,完成11~12题。 11.温州地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强城乡间产业协调 B.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C.积极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保险 D.淡化了城乡间的空间联系 12.温州地区大力发展小城镇,其有利影响是 ( ) A.吸纳了大量城市剩余劳动力 B.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提高了小城镇的环境质量 D.承接了温州的政治、经济、文化职能 13.下列对调控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的认识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 ②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状态 ③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 ④保持强大的城市服务功能,扩大大城市的规模,控制中心城市的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中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城市文化的延续,是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在城市发展中必须保护好。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的是 ( ) ①文物古迹的特色 ②城市绿化空间的特色 ③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的特色 ④城市格局的特色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有关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 B.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保存城市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是继承传统文化,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C.保护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D.为保护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中应该禁止建高楼大厦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某两城市布局形态图”,回答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