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51310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章末测试 (2)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8373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一章,城乡发展,城市化,章末,测试
  • cover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1:古老文明区和最早出现的城市。 材料2:世界上80%的大城市分布在海拔低于100米的平原或低地上,从纬度上来说,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城市密度大,规模大,而在荒漠干旱区、高纬度寒冷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城市密度小,规模小。 (1)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中涉及到的四大文明古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一般出现在_____(地形区)地区,原因是_____。 (3)根据材料2,分析世界城市分布的主要规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解题能力。城市最早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纵观世界城市的空间分布主要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或低地。 答案:(1)(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2)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发达的农业提供了城市起源的物质基———剩余农产品 (3)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或低地。 2.读“北京和纽约两城市的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1分) (1)城市A的主要职能是_____, 城市B的主要职能是_____。 (2)城市A的发展历史比城市B_____,但城市A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城市B所在国家_____。 (3)二战后,城市B所在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显著特征是_____。 (4)城市B所在的大城市带名称为_____。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及城市的发展方向。首先通过图示判断A、B两条曲线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北京、纽约,确定两个城市的主要职能:A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是美国最大的工业、金融中心和港口城市。 答案:(1)中国政治文化中心 美国最大的工业、金融中心和港口 (2)早 低 (3)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4)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为加快新疆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材料2:下图为南疆地区现代城镇与古城遗址分布示意图。 材料3:下图为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 (1)根据材料2,图中所示城镇从古到今位置移动的规律是_____。 (2)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 (3)根据材料3,分析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子以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 (4)为提高该地区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通过读图对比古城遗址与现代城镇的位置关系,结合其与河流的位置推断出城镇向河流上游等地迁移。第(2)题,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大多数河流为内流河。第(3)题,通过分析材料3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并结合材料2图中自然环境特征及城市的变迁得出制约因子为水源,再根据图中曲线变化特点得出答案。第(4)题,提高该地区生态环境和谐度即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等方面。 答案:(1)向河流上游(河流源头、山麓、盆地边缘)迁移 (2)干旱 (3)水资源(水源)。由图可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呈非线性关系。 (4)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整治河道;统筹规划流域开发,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