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17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有哪些类型? 城市空间形态是如何变化的? 将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变化联系起来,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空间的变化趋势。 探 索英国伦敦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800年,伦敦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和郊区组成的都市区,半径约13千米,总面积200多平方千米,总人口260万。思考 读上图: ⒈从1800-1914年,伦敦城市空间形态是怎样变化的? ⒉从1939-1980年,伦敦城市空间形态是怎样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及类型 城市空间形态即城市的表面形状,指城市的空间轮廓与整体表现,是城市不同要素及各自形态在空间上的组合。 城市受政治、经济、历史、自然等条件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形式。一定时期内城市基本保持稳定的空间形态,但是,城市是在发展的,随着内在、外在条件的变化,城市的空间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城市建成区主体表面形状进行分类,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划分为集中团块状、带状、星座状、组团状、放射状和大都市连绵区等几种主要的类型。● 集中团块状 构成城市的物质要素集中成块状布置,是城市空间形态中最常见的形式。这种布局形式有利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经济,交通便捷。但如果此类城市规模过大,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拥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为典型的有中国首都北京的主城区。图2-1-2 中国北京主城区的集中团块状城市形态● 带状 带状城市布局的形态是受自然条件或交通线的影响形成的,有的沿着江河或海岸线的一 侧或两岸分布,有的沿着狭长的山谷发展,还有的沿着陆上交通干线延伸。此类城市基本沿轴线呈带状发展,空间结构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此类城市因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轴线交通压力较重,交通组织较为困难,较为典型的有中国甘肃省会城市兰州。● 星座状 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城镇而形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类似于行星周围围绕若干卫星的情况。此类空间布局形态多见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因为该形态能够在城镇群中合理分布人口和产业,同时又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克服块状布局城市的弊端,较为典型的城市有中国的上海、法国的巴黎。图2-1-4 法国巴黎的星座状城市形态● 组团状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用地被分成若干块,每一块形成功能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团内集中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布置生产和生活设施,组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有便捷的交通联系。组团状布局较为典型的有中国的重庆。图2-1-5 中国重庆的组团状城市形态● 放射状 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这种形态的城市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在迅速发展阶段,这些城市往往会以原城区为中心沿各交通干线同时向外呈放射状发展,而促使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由于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放射轴,这种城市的空间形态能大大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同时,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但是,放射状的交通线又很容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增加市区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 大都市连绵区 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一种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地带。一般的空间布局特征是沿交 通线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的城市,形成城市连绵区。连绵区内的城市之间具有相对的产业互补性和基础设施的协调性。这些城市 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的特色,城市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和农业地带,较典型的是美国东海岸大都市连绵区。图2-1-6 美国东海岸的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地域的扩展形态不一样。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总是由简单向复杂逐步演化。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以集中式发展为主,连片地向郊区拓展;当城市发展遇到障碍时,城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