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51500

第三章 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与评价 课件 (3)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533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章,第二,城市,土地,利用,评价
  • cover
课件25张PPT。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与评价城市用地分为哪些类型? 为什么要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在阅读时,请列举出哪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大,是如何影响的。探 索城市土地分类 按照土地区位,可以将城市土地划分为以下类型:闹市区(商业集中区)土地、城市副中心区土地、闹市区边缘地带土地、城市边缘区土地、城市郊区土地。将这些城市土地类型与适宜建设的项目用直线连接: 闹市区(商业集中区)土地 发展商业、服务业及无污染、效益高的小型工业 城市副中心区土地 建设中心商务区,发展商业、金融、信息服务业 闹市区边缘地带土地 大专院校、住宅建设、工厂、集贸市场等 城市边缘区土地 用于农业生产,交通线附近建住宅、经济开发区 城市郊区土地 发展商业、无污染工业,或住宅、学校、机关等 城市用地的选择与评价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 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 ● 尽量少占农田 ● 保护古迹与矿藏 ● 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 ● 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条件用地适宜性评价 城市建设项目选址 城市用地的构成 城市用地(urban land)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规模城市的各类用地功能存在差异,各类用地承担着城市功能的运作,并共同组成了城市的整体。 我国将城市用地分为10个大类(表3-2-1所示)、46个中类、73个小类3个层次,总体规划一般使用大、中类,详细规划须用到小类。 阅读地震与城市规划 地震是一种危害较大或很大的自然现象。轻则损害部分建筑和设施,重则毁灭城市,危及人们的生命,造成财产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故在城市规划中要十分注意地震的影响。制定城市规划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地震活动。 一是根据地震的强度和频率,确定限制发展哪些工业项目。一般来说,在大断裂带影响范围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强地震区不宜建设新城市。 二是在规划中研究安排应采取的各项抗震防震措施。如制定防灾规划、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控制建筑密度、增加主要干道的宽度,建筑设计要考虑抗震能力。 上海市建筑设计抗震能力以地震烈度7度为最低线,广州以6度为最低线;济南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按8度设防。用地适宜性评价 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前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是在对自然环境条件充分研究的 基础上,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建设中的经济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确定用地的适宜性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用地提供依据。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要因地制宜,特别要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例如,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必须重点分析洪水的情况和地基的承载力;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主要考虑地形和地貌条件,滑坡、泥石流易发区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地震多发地带的城市用地,必须弄清楚断裂带的分布情况;矿区附近城市的发展用地,必须弄清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思考 对你所在的城市(或村镇)用地进行评价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城市用地的评定,一般可分为三类:适宜修建用地、基本适宜但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的用地、不宜修建或需要大量工程措施才能使用的用地。城市总体规划一般要结合各地区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用地评价意见。城市建设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即选择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地址。它是各项建设用地的前提,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对建设工程实施引导、控制的第一道工序,是保障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的关键。为城市建设中的具体项目确定适当的位置,关系到项目本身的长远利益和建设用地的合理与否。 项目选址必须按照批准的城市规划进行。按照土地使用相符和相容的原则安排建设项目的选址,才能保证城市布局的合理;要与城市现状相衔接,建设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