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51502

第三章 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与评价 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838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三章,第二,城市,土地,利用,评价
  • cover
课件15张PPT。城市土地分类 按照土地区位,可以将城市土地划分为以下类型:闹市区(商业集中区)土地、城市副中心区土地、闹市区边缘地带土地、城市边缘区土地、城市郊区土地。将这些城市土地类型与适宜建设的项目用直线连接: 闹市区(商业集中区)土地 发展商业、服务业及无污染、效益高的小型工业 城市副中心区土地 建设中心商务区,发展商业、金融、信息服务业 闹市区边缘地带土地 大专院校、住宅建设、工厂、集贸市场等 城市边缘区土地 用于农业生产,交通线附近建住宅、经济开发区 城市郊区土地 发展商业、无污染工业,或住宅、学校、机关等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与评价学习指南 ◆ 城市用地分为哪些类型? ◆ 为什么要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提示 在阅读时,请列举出哪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大,是如何影响的。 城市用地的构成 城市用地(urban land)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规模城市的各类用地功能存在差异,各类用地承担着城市功能的运作,并共同组成了城市的整体。我国将城市用地分为10个大类(表3-2-1所示)、46个中类、73个小类3个层次,总体规划一般使用大、中类,详细规划须用到小类。城市用地分类表续表 城市用地的选择与评价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合理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对新建城市而言,就是选定城址,而对老城市来说,则是确定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城市用地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 有利的自然条件,一般指地势比较平坦、地基承载力良好、不受洪水威胁、不需要花费很多工程建设投资,并能保护城市生产生活的安全等。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大原则。 ● 尽量少占农田 在选择用地时应本着尽量少占农田的原则。保护农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城市用地选择时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要尽量利用劣等地、荒地和坡地。 ● 保护古迹与矿藏 城市用地的选择应避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和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分布地区。 ● 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 城市建设的项目和内容,有主次之分。应优先满足对城市发展关系重大的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城市用地选择的主要矛盾,为城市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选择用地时不仅要研究建设项目本身的用地要求,还要研究它们的配套设施,如水、电、运输等用地的要求,以使这些主要建设项目能迅速建成并能经济地运行。 ● 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布局的合理与否与用地选择关系甚大。在选择用地时, 要结合城市规划反复分析比较。你所在的城市都采取了哪些防震措施?有没有被洪水淹没的记录?阅读———地震与城市规划 地震是一种危害较大或很大的自然现象。轻则损害部分建筑和设施,重则毁灭城市,危及人们的生命,造成财产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故在城市规划中要十分注意地震的影响。制定城市规划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地震活动。 一是根据地震的强度和频率,确定限制发展哪些工业项目。一般来说,在大断裂带影响范围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强地震区不宜建设新城市。 二是在规划中研究安排应采取的各项抗震防震措施。如制定防灾规划、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控制建筑密度、增加主要干道的宽度,建筑设计要考虑抗震能力。上海市建筑设计抗震能力以地震烈度7度为最低线,广州以6度为最低线;济南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按8度设防。用地适宜性评价 对城市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前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是在对自然环境条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建设中的经济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确定用地的适宜性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