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51582

第一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 课件 (2)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474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一章,三节,城市化,进程,城市,问题
  • cover
课件22张PPT。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城市化进程有什么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何差异? 城市化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治理对策有哪些? 世界各国城市化在开始的时间、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各自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学习时认真思考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探 索思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在空间上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说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城市的形成 20世纪上半期,快速城市化仅仅是先进工业国家的发展倾向,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潮流,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与此同时,在若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人口由城市中心向郊区甚至向农村地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要特点。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用“S”形曲线来表示。 “S”形曲线 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级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 ● 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达到30%。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第三产业占很大比重, 城市化水平维持在稳定的高水平上。 ● 加速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向城镇迅速积聚,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0%或60%以上。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逐步扩展的过程,由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 进入20世纪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0年一直持续到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是19世纪末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的继续。 第二阶段,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城市化明显减速为标志。城市化进程速度放慢是因为发达国家开始了所谓的“逆城市化” ,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向城市郊区和远郊区移动。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迅速增长时期,到1974-1975年的“石油危机” ,城市化进程重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经济复兴和繁荣,强化了城市化的集中趋势。一批特大城市由于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毗连、社会经济结构相互融合而孕育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即大都市地区,又称城市群(带) 。 第四阶段,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停滞。在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已发展到稳定阶段。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存在一个扩展秩序,相反,各国相互独立,且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时间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 “过度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因此又被称为“假城市化” 。这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滞后城市化”与“过度城市化”相反,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一些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型。应该指出的是, “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型,但具体到某个城市,如孟买、加尔各答等,则又呈现“过度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是人口向极少数大城市集中造成的。阅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回顾半个多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概括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