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5184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课件】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5266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2课,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生活》 本课是在继第一课基础上,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目的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课前准备 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 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然而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否有保障?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等等。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进入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半坡居民的生活 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黄河流域; 生活、生产状况: 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生产工具: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种植农作物:粟; 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手工业:彩陶和纺织制品;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 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河姆渡人的生活 生活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 生活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 生活、生产状况; 建筑 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主要农作物:水稻 河姆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