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63504

《知人者智》 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29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知人者智,教案
  • cover
《知人者智》 《老子》思想弘深,言近旨远,历来被称为“哲理诗”。老子辩证法是中国式的智慧,其人生态度也并不像后人理解那样消极。老子主张事物总分成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总是相互依存,相比较而显现,并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其策略是使自己处于柔弱、谦下地位,利用矛盾转化规律,由弱胜强,由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2-1-c-n-j-y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文,理解把握文中的一些词语,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1*cnjy*com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热爱生活,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多媒体课件,图片。 一、导入新课 “道可道,非常道”“天长地久”“上善若水”“自知之明”……说起这些话,我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它们都出自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21·cn·jy·com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500年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入的朗读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 5、师生齐读。 三、讲解交流 上善若水 1.温故知新,背诵自己喜欢的章节(知其形) (1)配《高山流水》音乐,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章节。 (2)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3)纠正背诵过程中的错误并适时指导诵读。 2.出示学习内容《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读其声) (1)老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所配音乐:《渔舟唱晚》)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 3.结合书中注解,理解文义。(懂其意,晓其理) (1)渗透学法:抓重点字词和句子理解章节意思。 (2)小组合作,翻译文义,全班交流。 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畅谈自己领悟的道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 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这种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大家默读这一章) 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 4、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做它的佐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君子”这个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