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63584

3.4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日期:2024-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75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 cover
3.4《整式的加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标 内容标准: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思想方法(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备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整式的加减第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第二课时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及并能对带括号的整式进行化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 备学情 (一)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 学习条件分析 (1)必要条件:学生已经在小学里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第一课时学习了合并同类项,第二课时又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学生已经学会对含有括号的整式进行合并同类项。 (2)支持性条件: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整体思想,这里表现为正确去括号特别是括号前是“———的情况,去完括号后进一步化简整式,以及会进行简单的列式。21教育网 2.起点能力分析:学生能正确去括号,辨别同类项并能进行简单的合并,在掌握去括号法则的基础上通过整体思想进行列式添括号。21cnjy.com (二)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列式时括号前面是“+”号时,学生容易掌握,括号前面是“-”号忘加括号时,化简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去完括号后进一步进行整式的化简时容易漏项。解决策略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究、交流合作这个环节,强化训练,理解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同时感受整体思想。 四、 教学目标 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五、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化简:(1)(x+y)—(2x-3y) (2) (二)自主探究 1、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 (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 (3)求这两个数的和。 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 提示:设a表示十位数字,b表示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a+b;交换位置后的两位数为: 。2·1·c·n·j·y 2、再做一做:(1)任意写一个三位数; (2)交换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 (3)两个数相减。 两个数相减后的结果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 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为:_____. (三)合作交流 例1求整式x2―7x―2与―2x2+4x―1的差。 巩固练习:1、求整式3x2―7x―12与―2x2+7x―5的差。 2、一个多项式加上―5x2―4x―3等于―x2―3x,求这个多项式。 例2、化简求值:(2x3―xyz)―2(x3―y3+xyz)+(xyz―2y3)其中x=1,y=2,z=―3。 巩固练习:计算:1、―2y3+(3xy2―x2y)―2(xy2―y3) 其中x=-1,y=-2 2、有这样一道题:已知A=2a2+2b2-3c2,B=3a2-b2-2c2,C=c2+2a2-3b2。当a=1,b=2,c=3时,求A-B+C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b=2,c=3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21·cn·jy·com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求代数式的值时,应先考虑将代数式化简,在代入求值的过程,体会先化简在求值的优越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例3 已知A=2x2+3ax-2x-1,B= -x2+ax-1,且3A+6B的值不含x项,求a的值。 巩固练习:一本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是。宽是的长方形框,把它减去可围成一个长是,宽是的长方形(不计接缝)的一段铁丝,剩下部分铁丝长是多少? (2)已知实数与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 求. 【设计意图】提升训练,感受整体思想,巩固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四)综合建模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 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②如果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