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64056

《水调歌头》 课件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766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水调歌头,课件
  • cover
课件18张PPT。课文导入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呢?(吃月饼、赏月等)同学们知道哪些与中秋咏月有关的诗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中秋咏月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出示相关课件,板书课题。)水调歌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者介绍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写作背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 婵娟( )不胜寒( )丙辰( ) quèqióng qǐchán juānshēng bǐng chén 二、解释下列词语:把: 朱阁: 不胜寒: 绮户: 无眠: 何似: 婵娟:持。 朱红的楼阁。 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 哪里象是。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词语学习朗读训练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方法,为下阕划分节奏,并找出韵脚,然后试着小声地读一读。 整体感知词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 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 序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的大意 2、思考以下问题: (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两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 出作者怎样的情怀?“此事古难全”反映了 作者怎样的胸怀? 问题探究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问题解答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恨亲人难聚、恨命途多舛,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以其高度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旷达、乐观地对待不幸,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问题解答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诗词主题 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品析语言例: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