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83648

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件(打包10套)新人教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7199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件72张PPT。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导言 山水景物以其独特的魅力,折服了多少文人学士。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无情,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细腻的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第10课所选的就是两篇山水名文,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做一次身心的旅游,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课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现在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答谢中书书南朝 陶弘景风景欣赏泰山之雄峻 黄山之幽奇 匡庐之韶秀 峨嵋之清凉 黄河之浑茫 长江之浩渺 西湖之妩媚 洱海之绚丽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第 一 课 时陶弘景南朝答谢中书书 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这篇文章是他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文章里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者资料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东晋时,他18岁袭封康乐公,刘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 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如今《中国大百科全书》有七个学科分卷,即宗教卷、中国历史卷、中国文学卷、哲学卷、美术卷、中国传统医学卷、化学卷,都设有"陶弘景"条目,足见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