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04868

《3、庐山的云雾》课件(2课时+教案+视频)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4415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庐山的云雾,课件,2课时,教案,视频
    3 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4.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 【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句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教学素材】 1.搜集关于庐山的相关资料。 2.赞美庐山的诗词。 3.课文插图及有关庐山的相关图片。 4.庐山云雾的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引入 1.板书“庐山”两个字,设问:认识吗?学生齐读。 2.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课件出示庐山风景图片(课件出示),教师介绍庐山: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 3.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师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学生齐读课题)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4.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引入: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2.提出要求: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问题。 3.交流反馈(课件出示文中的四字词语) 变化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云遮雾绕 瞬息万变、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流连忘返 指名读,开火车读(相机矫正生字读音)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第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能读出感情来最好。第二,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刚才提的问题和黑板上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说说课文每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2.师小结:全篇采用总分总的写法,作者游完庐山后,在最后一段写道:(课件出示) 出示: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你知道“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形容十分留恋,忘记了回去) 你能仿照课文的句子也用“流连忘返”说一句话吗? 3.作者游览庐山十分留恋那儿的景色,都忘记回去了。庐山到底有什么景色呢?作者最喜欢什么?学生回答。 4.作者为什么最喜欢游览云雾缭绕的庐山呢?生答后,出示画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5.指导朗读。 (1)听课文录音,欣赏。 (2)学生练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师生评议。 (3)齐读课文。 三、生字指导,课堂习字。 1.学生观察课后生字,指名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2.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记、难写?你想到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观察交流。 3.重点指导:瀑、幻。(课件演示)师示范书写。 4.学生在书上描红,并临写生字。 四、当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课件18张PPT。3.庐山的云雾苏教版语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