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06660

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7.2 一天的时间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2888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数学,三年级,北师大,一天,时间,课件
    2 一天的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天的时间。(教材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难点: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这是前几天老师收到的一条短信,为什么老师没有在上午7点接到自己的朋友呢?(课件出示短信:我将乘坐G527次列车今天7点到保定站,在车站口等我,不见不散) 学生可能会说: ? 老师的朋友没有说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晚上7点,老师当然接不到他了。 ? 上午有7点,晚上也有7点,没有说清楚具体的时间,所以老师没有接到自己的朋友。 师:看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必须注意把话说严密,否则关键时刻会耽误事的。你能帮我的朋友修改一下信息吗? 生:我将乘坐G527次列车今天晚上7点到保定站,在车站口等我,不见不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呢? 生:像广播中那样采用24时记时法就很好啊。 师:真聪明!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24时记时法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感受到需要一种记时法来避免这种误解,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想法。】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看一看,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情境图) 生1:凌晨1时,淘气在睡觉。 生2:下午1时,淘气在看书。 生3:下午1时,可以表示为13时。 师:是啊,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 学生可能会说: ? 在电视节目预报中一般是应用24时记时法。 ? 在大商场、大饭店门口张贴的营业时间,一般是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 ? 在邮箱上标出的取信时间是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 …… 师:你知道夜里11时,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吗? 生:夜里11时就是23时。 师:15时用普通记时法怎样表示呢? 生:15时就是下午3时。 师:跟同桌这样互相说一说,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之间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相互转换的游戏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在刚才的游戏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在具体时刻的前面必须有表示限制性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生2:中午12时前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需要在前面加限制性词语“凌晨”或“上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直接去掉限制性词语即可;中午12时之后的时刻,把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要去掉前面的限制性词语,然后表示具体小时数的数字加12表示小时数,分钟数不变。如下午3:04,就是15:04。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你能尝试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取信时间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好吗? 生1:第二次取信的时间14时就是下午2时,第三次取信的时间18时30分是下午6时30分,中间经过的时间,我们可以在钟表面上数一数,知道是4时30分。 生2:我们可以直接推算出来,从第二次取信的14:00,到第三次取信的18:30,中间有15、16、17、18,4时,加上30分是4时30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应该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里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改写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从课堂中走到了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可以用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