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16422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选修6 第2章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课件+课时作业(2份打包)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751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2018,在的,打包,2份,作业,课时
    课件52张PPT。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课时作业环节四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有限开发利用现阶段再生生态系统恢复再生矿石煤石油土地气候耕地 土地质量 开垦放牧农业活动有毒物质水土流失盐渍化供应紧张储量有限地理分布消费结构 课时作业(三) 一、选择题 1.读下图,指出其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要明确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它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其他部分,它是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 【答案】 B 下图是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4.我国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解析】 第2题,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均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第3题,我国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山地多,平地少。第4题,切实保护耕地、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是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答案】 2.B 3.B 4.D 你知道吗?土壤妈妈最近生病啦!听,东北的土壤妈妈在哭。那里实行“塑料地膜”技术,把大片的塑料地膜当温室,用上一年都破碎了,就扔到土壤里。可是,这种塑料是土壤妈妈不能消化的呀,吃到肚子里会胃疼的!同时,化肥使用过多会使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妈妈无法“呼吸”,生“肺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土壤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 D.土壤资源的分布规律不受水热、生物条件制约 6.就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问题出现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 B.该问题表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该问题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D.由于土壤有自净能力,土壤污染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解析】 第5题,土壤资源属于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其数量是有限的,但利用途径可进一步拓展。第6题,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出现在工业文明阶段,反映出地膜、化肥的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答案】 5.C 6.C 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①沿海高,内陆低 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 ④东部高,中西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7题,由图知,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内陆高于沿海。第8题,M地区为四川地区,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答案】 7.B 8.D 9.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其主要原因为(  ) ①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多向国外输出 ②能源生产不能满足需要,人均消费量低 ③煤、石油等能源大量用于化工原料 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