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6张PPT。《地理课程标准》环境管理部分及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章主要知识结构示意图现实案例环境管理基础 知识基本 内容理论联 系实际全球环境 管理与国 际行动环境保护 从我做起定义内涵特征原则分类主要 手段我国的环境 管理制度北京市小堡村和南韩继村的环境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节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第五章 环境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案例研究 ———我们身边的环境悲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案例研究Ⅰ:公用权悲剧(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案例材料(一) 假设有1公顷草场,因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每年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假定牧民甲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每头奶牛平均产奶量下降30升)。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案例研究Ⅰ:公用权悲剧(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案例材料(二) 公用权悲剧就像食物一样被个人财产或者是某个类似的东西所转移。但我们周围的空气和水是很难用某个东西罩住的。因此公用权悲剧就像污水池一样要用多种方法来防治,诸如法律和税收政策,使得污染者花较低的费用来处理污染物而不是把他们简单地排到环境中。 (以上材料摘自美国经济学家 Garrett Hardin 所著的《公用权悲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案例研究Ⅰ:公用权悲剧( The agedy of the Commons )根据上面所给出的案例材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简单的计算,对比牧民甲在多饲养1头奶牛前后每一个牧民的收入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一个牧民都能达到自己预期的利益最大化? 为何每一个牧民都可以自由的增加自己的奶牛数量?这种自由增加奶牛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什么的结果? 结合以上关于案例材料㈠的讨论,谈一谈你对案例材料㈡的理解? 角色扮演 这种“自由”最终可能导致牧民间的纠纷与争执,现在假定你就是其中的当事人之一,你认为该如何解决你们所面临的问题? 假如你是国务院畜牧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你认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预防某些不良后果的出现?你认为政府介入进行草场的相关管理并积极地采取各类措施的行为有没有必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环境自然资源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同时排放废物,这一过程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案例研究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案例研究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案例背景材料 简介: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的松花江北,是集油、化、胶、塑、洗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现有职工1 300多人,主要化工产品为“苯胺”和“苯酚丙酮”,是国内最大的苯胺生产基地。 起因:2005年11月13日下午1时45分,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是该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P-102塔发生堵塞,循环不畅,处理不当着火造成爆炸。 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案例研究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根据以上案例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