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20724

2.2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每课一练(含解析)

日期:2025-09-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809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国,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每课,一练,解析
  • cover
2.2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知能巩固提升 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国华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下图为2011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 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 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 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 2.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 A.暴雨 B.寒潮 C.泥石流 D.台风 3.我国干旱的分布特点是( ) A.分布范围的广泛性 B.干旱只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只对植物造成影响 D.干旱只在春季才发生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 A.沙尘暴 B.台风 C.洪涝 D.泥石流 5.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8.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秋末和初冬 (2010·浙江自选模块)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1、图2,完成9、10题。 9.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10.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 A.5~6月 B.6~7月 C.9~10月 D.10~11月 11.(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8日以来,安庆、池州、黄山、芜湖、六安、宣城、马鞍山、铜陵、巢湖、滁州、合肥、亳州等市部分地区先后因降雨引发洪涝灾情。截至7月14日12时,安徽省62个县(市、区)受灾人口444.7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3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6万亩,倒塌民房8 173间,损坏2.2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96亿元。累计受涝面积436.9万亩。损毁水利工程1.05万处,损失约4.83亿元。 材料二 淮河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些危害? (2)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 (3)分析淮河流域内旱灾频繁的原因。 (4)历史上淮河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建议?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育林”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13.(案例探究题)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寒潮路径以及受影响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2010年入秋以来第二次寒潮自2010年12月1日进入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