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之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用“倾听”“闪———造句。 3. 体会“东方之珠”的内涵,感受香港的繁荣与美丽,培养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搜集与香港有关的文字、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某个城市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2.师:你们知道这些城市的别称吗? 3.师: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香港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相机正音。 三、初读检查 1.认读词语: 沙滩 浅水湾 倾听 沐浴 舒服 剧场 观赏 商店 闪耀 海豚 和煦 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度假 溅落 璀璨 2.理解词义。 3.讨论交流识记生字。 4.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训练 (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思考:为什么说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2.讨论交流。 3.引读。指导感情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讨论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 (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板书:精彩 ⑵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插图,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 板书:闹市 4.小结,过渡。 板书:灯的海洋 (三)教学课文第5、6节 1.自由朗读第5节,看一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2.结合录象,指导有感情朗读。 3.指导背诵。(结合投影片) 4.齐读第6节。板书:璀璨 三、巩固深化全文。 四、依照第5自然段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五、诵读体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2.诵读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美读欣赏: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 4.交流感受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拓展研读 1.研读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香港无愧于“东方之珠”这个美誉。课前大家还收集到了香港其他方面的哪些资料呢? 2.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师引导学生侧重从以下几方面的话题汇报研读成果 ①香港的历史 ②香港是航运中心 ③香港是贸易中心 ④香港是金融中心 七、演读课文: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