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37224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件教案习题)(打包10套)鲁教版必修3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8380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2018,教案,必修,教版,10套,打包
    单元质量检测(二)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In Town,With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的清净。2011年8月,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大关,汽车工业与环境的突出矛盾,让今年“世界无车日”显得意义非凡。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无车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以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倡导绿色出行,所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伙伴论 D.天命论 2.9月22日当天,记者发现,我国参与“世界无车日”的142个城市中,绝大多数遭遇了交通拥堵的尴尬,市民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逐年消退。专家认为:“交通拥堵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应该从城市整体设计的角度来系统考虑。公共交通和相应管理体系的建设,政府还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无车日”的理想和现实,需要我们反思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阶段性 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此回答3~4题。 3.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  ) ①人口分布不均 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 ③经济技术水平低 ④环保法规不完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的耕作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据此回答5~6题。 5.“保护性耕作法”在冬、春季可能增加(  ) ①土壤水分 ②土壤空气 ③土壤有机质 ④大气悬浮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如果M、N两地过度用水,可能会导致该河流下游地区断流,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读某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口增加 C.荒漠化 D.湿地破坏 8.解决图中环境问题,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10.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资源 市场 环境 B.环境 市场 资源 C.环境 资源 市场 D.资源 环境 市场 12.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要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仔细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苦难的母亲     大难临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