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37374

10.哪吒闹海(说课稿)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6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哪吒,闹海,课稿
  • cover
《哪吒闹海》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选编了《哪咤闹海》一文,这篇课文自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第十二至十四回改编而来,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同时也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讲述了哪吒神奇的出生,用神仙送的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物,把东海龙王的水晶宫搅得东摇西晃,打死了胡作非为的夜叉和太子敖丙。龙王向哪吒索命,哪吒义正辞严的驳斥龙王,并迫使龙王叫饶。当百姓即将遭淹时,哪吒挺身而出,大义凛然,舍己救人。课文情节紧凑,语言形象、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充分表现了哪吒不畏强暴,敢做敢为,舍己为人,保护百姓利益的正义精神。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会认的生字,积累词语。能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能利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做到有头有尾,生动具体地复述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使学生受到诚实勇敢,舍己为人的思想教育。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性较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形象优美,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因此,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哪吒为什么要打龙王的太子敖丙,后来为什么又要杀死自己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诚实勇敢、敢于承担责任、舍己为人的思想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以启发性原则为主,采用“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后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将学生引向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之路,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尤其是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启迪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就显得十分必要。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各种直观材料和已有学习方法,通过“读———议———读———说”的方法全面理解课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形象展示,问题引路 《封神演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哪吒的故事更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示内容为“三头六臂”的哪吒教学挂图,问题引导:认识画面上的人物吗?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近哪吒,了解他的故事———《哪吒闹海》。这样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多层次、多形式朗读,感悟交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获得知识、获得感悟、获得快乐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环节,我将设计如下四个层次的阅读: 一是探读。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存在的阅读障碍,划出要认识的生字、新词。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和课文里的注音,扫清课文中的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读顺。 二是引读。这一步的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扫清障碍的情况;二是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然后,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