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42482

第4课《诗经两首》教案2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26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课,诗经两首,教案
  • cover
《诗经两首》之《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 3.掌握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4.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合作探究,理清课文大意与结构。 2. 情感交流,比较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 2.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归纳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讲授法 3.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我们通过不同的 文学作品感受着不同的爱情故事,与里面的主人公同悲同喜。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卫风?氓》,聆听发生在公元前卫国的一段爱情故事,共同体会主人公的喜与悲。21cnjy.com (二)检测预习--“你了解的《诗经》” 课前同学们分成研究小组,查找与《诗经》相关的资料,在课上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成果,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指导并明确: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21·cn·jy·com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 之辞。 2·1·c·n·j·y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2-1-c-n-j-y (三)读准字音--“音读”诗歌 1、明确“音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 2、《诗经》以四言诗为 主,教师提示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出示投影: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来源:21cnj*y.co*m】 3、教师示范朗读。 4、学生齐读,分组朗读,学生互听互读,把握“音读”要领。 (诗是需要反复诵读的,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四)读懂意思--“意读”诗歌 1、明确“意读”要求:读懂并理解诗句内容,把握各章节的联系,从意义角度把握诗歌。 2、学生课前准备:借助工具书及文下注释,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诗歌大意。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并选派代表阐述自己选定章节的主要内容。 4、教师提示概括: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 21·世纪*教育网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版权所有:21教育】 第三至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