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的基本结构 岳麓实验中学 谢丰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测试源程序,探究程序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程序的基本结构的探究,体验程序的内涵和魅力 教学重点: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循环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机器人足球赛视频片段 机器人会踢足球是依靠存储在机器人芯片中的程序而实现的人工智能,比赛中机器人运球、躲避防守、反击进球,这些高难度动作是如何实现的?这就和芯片中的程序的基本结构有关系。 高一数学中我们知道了程序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机构和循环结构。在刚才的机器人足球赛中,如果我方队员前方没有障碍物,可以持续向前运球,这是程序在顺序执行;如果前方有防守队员,这时就必须做出选择:是向前硬闯,比谁力气大;还是向左、右迂回;当我方球员进球后,比赛并没有终止,而是要开始准备下一轮的争抢,如此反复,这就是循环。 不管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程序或机器人程序都是由若干个基本结构组成的,而一个基本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语句。下面我们以选择结构为例探讨程序的基本结构。 二、新授 1.请教大家两个英文翻译问题: If I offer to take him out for lunch, then he’ll fell in a better mood. If it does not rain, then I’ll go to park ,else I’ll stay at home. 2.大家观察两个语句在结构上有何共同之处。 (1)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要根据某个前提成立与否做不同的事。如果不下雨,就去公园逛逛,如果下雨,就呆在家里。这种根据前提条件成立与否转向不同情况的分支来处理的方式就叫选择。 (2)大家注意观察两个英文语句结构上的共同之处。都含有If ...... then ...... else 关键词,这在英文语法中是选择语句的一个重要特点。 3.来看一个例子: 例1:在VB中编程解决,输入三条边的长度,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 (1)分析问题: 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b>c,b+c>a,a+c>b,这三个条件是否需要同时成立?是的,我们用”and”连接,即:a+b>c and b+c>a and a+c>b。 (2)在VB中观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a = InputBox("输入第一条边a:") b = InputBox("输入第二条边b:") c = InputBox("输入第三条边c:") If (a + b > c) And (a + c > b) And (b + c > a) Then Print ("三条边可以构成三角形") Else Print ("三条边不可以构成三角形") End If End Sub a.该程序有几个语句,而且我们在程序中也发现了If ...... then ......else 结构 b.观察程序运行的过程:为了使大家观察得更清楚,我们使用“逐语句”方式执行程序,在键盘上有个快捷方式 F8 。 a)第一次我们输入三边长度为3、4、5,观察程序执行过程,记录下来。 b)第二次我们输入三边长度为3、4、50,观察程序执行过程,记录下来。 c.为什么同一程序,两次运行的结果不同? 两次运行程序结果不同,取决于前提条件是否成立:条件a+b>c and b+c>a and a+c>b成立(3、4、5),程序流向then语句,条件不成立(3、4、50)程序流向else语句。 d.请大家根据程序运行的情况,画出程序流程图: 4.小结:在这个例子中,程序运行碰到了“岔路口”,程序要通过判断条件是否成立来选择程序中的一个分支来执行,这种程序结构称为选择结构。如下图: 5.探究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 (1)例2:编程解决,求长方形的面积。 a.在VB中打开“求长方形的面积”源程序。 b.按F8键使用逐语句方式执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的顺序。 c.根据程序执行的顺序,补充程序流程图。(画流程线) (2)例3:在VB中编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