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55548

《精解析》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543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解析,试题,历史,联考,第三次
  • cover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第一~六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恶’是自然,而善”却是人为的,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才能把人导人善。”材料中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孟子 B. 墨子 C. 韩非 D. 荀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礼义”、“法度”可以判断其主张礼法并施,因此这位思想家应为荀子,故D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改革和法治,排除AB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恶’是自然,而善”却是人为的,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才能把人导人善。”,容易联想到荀子的著名的性恶论。 2. 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 A. 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B. 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 C. 完善了儒学的思想体系 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有利于规范约束君主的行为,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不等于天人互渗的关系,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没有完善儒学的思想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辩证意识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 3. 宋理学家追求“平天下”,即建立以“均平”为特征的至理、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陆九渊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主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平天下”体现了理学家的济世精神 B. 理学家的追求超越了他们的阶级属性 C. 宋金对峙成为“平天下”的思想源泉 D. 陆九渊的自信超越了当时的知识分子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平天下”,即建立以“均平”为特征的至理、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可见“平天下”体现了理学家的济世精神,故选A;理学家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早期儒学思想是“平天下”的思想源泉,排除C;陆九渊的自信也受当时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没有超越当时的知识分子,排除D。 4.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 A. 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B. 突显品德的重要性 C. 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 D. 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D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意思是人是万物的标准,强调的是人的地位价值与作用。而“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也强调的是人的地位价值与作用,故选D。A和材料相冲突,排除A;C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材料并非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排除B。 5. 根据洛克的看法,人若过着个体状态的生活,各行其是,他们个人的天赋权利便完全无法获得普遍的尊重,人无法凭各自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为避免这种状态,人们把对他人进行惩罚的权力让渡给政府,保障大家的权利。这说明洛克主张 A. 天赋人权说 B. 人民主权理论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理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苒之问的一种政治契约,如果政府不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人民就有权反对它,故C项正确。天赋人权说强调自然权利,否定神权,排除A;人民主权说强调主权在民,否定主权在君,排除B; 强调政府权力的分配,排除D。 6. “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宋代话本在人物塑造上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