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65878

专题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巩固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70110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学年,必修,人教,地理,高二
  • cover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① 。 2.相互关系:区域 ② 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工业变化 (1)20世纪80年代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分布在广州市。 ()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 ③ 之一,且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2.国际国内背景及地理条件 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和 地区的 ④ 契机 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出路 国内背景 国家的 ⑤ 政策 先机 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地理条件 良好的区位 内因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 ⑥ ,靠近东南亚 全国最大的 ⑦ 之一 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⑧ 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 ⑨ 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⑩ 产业 ? 产业 在全国 的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 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出现的原因 受地区 ? 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益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 ? ,该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出现的问题 (1) ? 面临困境 A.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 ? 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 ? ,而珠江三角洲受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 (2) ? 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 ? 的危害;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E.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3.对策 (1) ? 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建以 、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 :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 的治理;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重点一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1.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工业化对城市化有促进作用 城市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即人口城市化;其二是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即地区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总数增多、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四个方面。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可以使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城市人口总数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促进城市化。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1—2题。 指标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1992年 1996年 2000年 2004年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