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83530

2018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word版习题:期中测试卷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962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8届,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word
  • cover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2分) A.空气/填空   勒进/悬崖勒马   果实累累/累教不改 B.悲愤/喷薄 蝼蚁/高楼大厦 咬文嚼字/封侯进爵 C.羼水/孱弱 绯红/淫雨霏霏 莺啼燕啭/转弯抹角 D.颤抖/颤栗 血管/血光之灾 随风晃动/虚晃一刀 (解析:A.kōng/kòng,lēi/lè,léi/lěi;B.fèn/pēn,lóu/lóu,jiáo/jué;C.chàn/chán,fēi/fēi,zhuàn/zhuǎn;D.chàn/chàn,xuè/xuè,huàng/hu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2分) A.蜗行 驳船 淹淹一息 勾魂索命 B.惦念 浑浊 颓唐不按 海市蜃楼 C.阔绰 魁梧 老眼昏花 两肋插刀 D.戏谑 黏膜 腰缠万惯 无精打采 (解析:A项“淹淹”应写为“奄奄”;B项“按”应写为“安”;D项“惯”应写为“贯”。) 3.古诗文默写。(8分) (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3)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4)古诗词中有很多含“马”的诗句,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马不前”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瘦马写出了旅途的疲惫” 。 4.名著阅读。(4分) 下列句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请将其代表的人物写在横线上。 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④快到收割了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 甲:牛魔王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格列佛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XX网2017年1月6日讯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个性化管理、自主化学习、自主适应学习等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习惯“求其共性”,而忽略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生语文成绩特别突出,但数学却不及格,按平均分排名成绩便只能排在中间,老师根据平均成绩也很难判断学生的长处与短处,学生的个性化也就得不到施展。“互联网+”通过对教师与学生长期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行为、习惯、方式。 (1)请用简要概括“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优点。(2分) ①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②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不同特点;③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2分。答对两点即可) (2)下表是某学校针对不同人群对“互联网+”在教学领域运用的了解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表一:老师、学生、家长对“互联网+” 表二:偏远地区老师对“互联网+” 在教学领域运用的了解情况 在教学领域运用的熟悉情况 示例:①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