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9200

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学期]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54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金属,活动性,顺序,学期
  • cover
《科学》八年级(上) 第五章化学反应 第4节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宁波市东方中学 夏益彰 [学情分析] 金属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的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在第3节已学到,本节是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经本节学习,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属的化学反应规律,以及对规律进行探究的方法,为以后金属其他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 基本知识和技能目标: A、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的快慢以及与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B、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C、能列举金属腐蚀的条件,了解常用金属的防腐措施。 2 科学素质目标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掌握比较、归 纳等科学思维的方法。 ③道德品质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互相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安全教育,以及规律来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思想教育。 [任务定位] ①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②难点: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③关键: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金属与酸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④课时安排:本节共2课时。第一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第二课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掌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活动,如铁丝锈条件,掌握金属防护措施。 [教学提纲](板书) 1、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实验:镁、铜、锌与酸反应 操作步骤:先固后液,取量 实验现象:有否气体产生,快慢程度 反应方程式: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实验结论:镁和锌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反应速度镁比锌快: 金属活动性 2、实验: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操作步骤:铜片上滴硝酸银溶液 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实验现象:铜片上产生白色固体银 铁片上有红色固体产生 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铜能把银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铁能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反之不能。 ②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之不能。 ③镁前面的金属能置换水中的氢 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活动:铁钉生锈的条件 活动条件:A、无水,有空气 B、有水,无空气 C、有水又有空气 活动现象:A、B不易生锈 C、易生锈 活动结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直接接触时,易生锈 铁锈: 铜锈 2、防护措施: ①表面尽可能光滑:抛光工艺 ②表面塗上保护层:上油、油漆、电镀铬、锡 表面生成致密化层:如铝制品 ③改变内部结构,如不锈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2个实验 ·激发兴趣· 历史告诉我们青铜器时代比铁器时代早,但为什么出土文物中铁器比青铜器少?是祖先制造的铁器少? 用什么方法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互相交流,归纳出2种方法(板书) ·探究实验· 学生动手做2个实验,指导操作步骤、演示、纠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纠正规范语言表述观察到的现象,置换反应的特点。 ·观察思考· 得出实验结论。 ·加强理解· 对置换反应和实验结论的描述 ·提高能力· 比较、归纳,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用结合·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哪些反应能进行,哪些反应不能进行 ·学后小结· 学生回答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①怎样比较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②金属活动性是怎样的顺序? ③如何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作业布置· 除了这两种方法能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外,还有什么方法?课后探究,作 业本8道题。 背出、默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背元素名称,写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